伴隨臺北市民成長的臺北廣播電臺滿50歲了!50年來,它見證著臺北的改變,並為市民提供優質的廣播節目:以準確快速的新聞轉播,讓市民掌握時代脈動;以抒情、流行等各類型歌曲,讓聽眾天天享受音樂盛宴;以各種食衣住行、吃喝玩樂資訊,讓市民生活變得繽紛多彩,讓大家隨時都可以「聽見臺北的聲音」。在媒體競爭的年代,臺北廣播電臺曾獲多屆廣播金鐘獎,以及曾虛白新聞獎;雖然以聽覺為主的廣播地位相對較為弱勢,卻絕對有其存在的價值。臺北廣播電臺總監秦浩分析電臺的定位,他說,廣播節目擁有「陪伴」與「即時」兩大特性,而臺北廣播電臺在資訊紛亂的時代,總是以最快的速度,將最正確、豐富的資訊,傳遞給臺北市民,陪伴民眾度過每一個重要時刻。草創艱辛 防空洞裡播音事實上,臺北廣播電臺擁有現在這樣豐富多元的內容,是許多前輩打拼來的。細數電臺歷史,可分為好幾個階段,民國44年的天行廣播電臺,可說是臺北廣播電臺的草創階段,當時全臺處於備戰狀態,每當空襲警報響起,天行廣播電臺的民防之聲,就成為安定人心的力量。當時經費拮据,設備簡陋,播音員甚至得在防空洞裡播音呢!歲月更迭,揮別了戰爭陰霾,臺北廣播電臺在民國66年有了新定位,正式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新聞處(今觀光傳播局),主要功能仍為市政宣導,但增添了更多類型的節目來服務市民,同時也有了新的名稱「臺北市市政廣播電臺」。此時,原本的調幅頻道已不敷使用,因而增設調頻網,並更新硬體設備,FM93.1頻道於民國78年8月26日上午9時31分在前臺北市長吳伯雄的按鈕啟動下正式開播,展現全新的氣象。正式更名「臺北廣播電臺」多元節目饗聽友民國80年,電臺順應民主潮流,淡化官方色彩,再度更名為「臺北廣播電臺」,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新聞類、公共服務類、音樂類、藝文類等不同類型的節目。民國94年5月5日,另闢AM1134「喔!海洋」原住民專屬頻道。相較其他電臺,專屬於臺北人的臺北廣播電臺,更關心市民生活,聆聽每天早晨的「生活在臺北」、傍晚的「臺北你當家」,可掌握新聞不漏拍;「臺北社區好鄰居」、「臺北有愛」等公共服務類節目,為民眾澆灌積極正面的能量;夜闌人靜,有「爵士漫步」、「西洋樂未眠」的動人樂曲陪伴,夜貓子再也不孤單;「繪本故事好好聽」、「臺北愛讀書」、「臺北真有藝思」等藝文節目,更是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養。此外,為關懷新住民子女教養問題,每週六、日晚間8時至9時於FM93.1及AM1134同步聯播「心際能源會」;為服務在臺印尼、菲律賓、泰國及越南新住民與外籍勞工,於每週六、日晚間9時至11時於FM93.1及AM1134同步聯播「Hello Taipei」節目,讓異鄉遊子也能感受到溫暖。臺北廣播電臺也是市府與民眾的最佳媒介,若民眾在節目上call-in提供市政建議,電臺會代為轉達民眾心聲;臺北市長郝龍斌也在每週三下午6時到7時於「臺北你當家」節目的「大頭斌報告」單元中,說明各項重大市政議題,並開放民眾call-in展開空中對談。在7月31日晚間7時到9時,臺北廣播電臺將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「走過風華歲月的蛻變??臺北廣播電臺五十週年慶」夏日感恩演唱會。電臺歷任臺長、節目主持人將會粉墨登場,帶領民眾回顧電臺50年來的的點點滴滴。 電臺節目主持人也將展現百變的聲音魔力,模仿不同年齡層人物角色的聲音,讓民眾感受廣播人的播音實況。老中青三代知名歌手,也要演唱經典的國、臺語老歌,帶給大家美好的夏日回憶。臺北廣播電臺 特色節目介紹尋夢園 秦夢眾 美聲打動人心每週一到週五晚間11時到12時,打開FM93.1頻道,便會傳來沉穩敦厚,又充滿磁性的嗓音,透過語調的抑揚頓挫、輕重快慢,這聲音像是施展某種魔法,觸動了人心最柔軟的地方。這是秦夢眾的廣播節目「尋夢園」。持續20多年,歷經復興、警廣、快樂聯播網、臺北廣播電臺4家電臺,名稱從來沒有更改,堪稱是廣播史上的奇蹟。曾獲得票選全國最受歡迎節目主持人第一名的秦夢眾說,讀書時代,學校老師發現他的聲音透過麥克風,有安神催眠的效果,鼓勵他朝廣播界發展,後來他到臺北廣播電臺實習,在廣播圈成長茁壯,培養出一批死忠聽眾,「臺北廣播電臺是我第一個發聲的電臺,和我十分有緣。」秦夢眾至今仍感念臺北廣播電臺對他的栽培。 這麼多年來,「尋夢園」主要的精神從沒改變,以靜態的空中談心,搭配西方抒情音樂,讓民眾能放鬆自在聆聽。秦夢眾說:「社會結構的變化,讓現代人的壓力更大,這個深夜播出的節目恰好能撫慰人心。」節目中,聽眾能收聽到許多60至90年代的動人情歌,秦夢眾也會隨著時節、氣氛播放不同的歌曲。他並透過聽友的來信,在節目中進行個案心理輔導,引導聽眾面對情緒壓力,讓這個深夜裡的祕密花園,成為許多人的心靈藥方。臺北有愛 廖偉凡 用廣播做公益自封陽光美少年的廖偉凡,全身散發著源源不絕的熱情,為節目聽眾帶來歡樂。你可能不相信,宛如大頑童的他,已在臺北廣播電臺播音30年!目前,廖偉凡負責週六及週日上午11時到12時的「臺北有愛」,他說,受到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劉俠女士的感召,很希望能為社會做點事,所以這幾年多半主持公益型態的節目。「也許我稱不上一支蠟燭,但至少可以點亮一根火柴。」他串連臺灣十多位廣播人成立「愛的廣播連線」,每週尋找適合的主題共同報導,像是鼓勵民眾參與發現臺灣之美的「千里步道」活動,資助失學、失業的逆風少年參與就業培訓,推動青少年帶著愛心加入志工服務旅行,讓愛的力量變得更強大。見證了電臺這30年來的茁壯,廖偉凡細數他印象中難忘的往事:颱風天風雨太大,同事無法趕來接班,讓他曾經連續24小時值班;解嚴以前,每到防空演習時,廖偉凡就會牽著暱稱「蔡媽媽」的臺語播音員蔡雪英,跑進防空洞裡報新聞,廖偉凡笑說,到現在都還難忘蔡媽媽一邊報新聞、一邊喘氣的情景。他也感謝電臺前輩對他的提拔與指正,「要不是他們如此嚴格地糾正我的發音,就不會有今天的我。」廖偉凡如是說。陳慈銘 帶領電臺走向新紀元今年4月才接任電臺臺長職務的陳慈銘,擁有爽朗的笑聲和廣播人的熱情。在朋友、同事眼中,是個勇於築夢的新時代女性,任職後短短幾個月與同仁共同為電臺創造出一番新面貌。在4月25日花博閉幕當天,陳慈銘率領電臺的記者、主持人與行政同仁,開設「行動播音室」,在四大園區現場進行長達8小時的實況連線報導閉幕頒獎典禮、花博感恩遊行、夜市嘉年華及閉幕晚會等各項精彩內容,並在「感謝有你──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閉幕特別節目」中,安排多位貴賓專訪。另外,因為優異的外語能力與深厚的國際關係人脈,她時常親自出馬採訪各國大使、代表與國際友人,希望在臺北這國際都會中,以多元、豐富的元素充實節目的內涵,擴大節目的視野。在陳慈銘眼中,臺北廣播電臺是十分有潛力的電臺,她可以是民眾生活中最重要的好朋友。「我們同仁以熱情為大家服務,節目的內涵都溫暖了大家的心。」她強調,在市長郝龍斌全力支持下,臺北市政府團隊都是電臺的後盾。電臺是政府與民眾相互聯繫的管道,是市民最能信賴的媒介,對於照顧弱勢族群更是義不容辭。陳慈銘補充,臺北是世界級的城市,她的友善、包容與文化內涵已經建構為華人城市中最值得居住與生活的環境。臺北廣播電臺以市府團隊為後盾,為不同族群的市民提供最完善的服務。她期許與電臺全體同仁共同努力,再創佳績,讓全球聽友都喜歡「聽到臺北的聲音。」相關資訊地址:中山北路3段62-2號4F電話:2595-1233網址:www.radio.taipei.gov.tw線上收聽 FM93.1 AM1134:www.radio.taipei.gov.tw